2018年4月19日,以“新格局、新动力、新技术、新跨越”为主题的2018智汇养老北京高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联合举办,由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智慧养老50人论坛、北京老龄居养老产业促进中心承办,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来自政府、高校、社会智库、企业代表等系统的近百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补齐制度短板巩固新格局”、“培育养老服务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社会资本和企业创新新动力”、“引导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与养老资本的结合,催生突破性新技术”、“全面深化老龄工作管理体制和社会参与机制改革,统筹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四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民建北京市常委副主委任学良分别致辞,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本次论坛能为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解读了14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在我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既是新修订的老年法中的明确规定,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特殊性需求,又是对全社会的一个补课性的教育,体现出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紧迫性。“14部委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基础性,全局性的文件。”吴玉韶说。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作了题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北京的实践与探索》的演讲。他介绍了北京养老实践的主题、关键词和未来的进步趋势。他认为,目前北京市逐步构建起系统思考、整合集成、有机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其未来的发展要通过多元整合使减量和增效得以同步实现。
李红兵还介绍了北京养老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情况。“北京养老社会事务中心将要把民政系统内部的24个涉及到‘老’字头的信息模块和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大的系统,将要把涉及到各个委办局、社保相关数据整合到一个系统里,针对老年人、养老服务提供者、养老从业人员建立三大数据库,形成养老大数据中心,实现动态数据跟踪和监管。”李红兵说。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智慧养老50人论坛发起人黄石松就养老服务新格局下的新动力这一主题进行了演讲。他表示,在前所未有的新格局中,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要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要统筹养老事业和老龄产业发展,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养老市场为何培育不起来?在黄石松看来,通过去年一年的调研发现,消费主体还是政府,老人不肯花钱,不敢花钱,不愿花钱,老人需要一站式服务,但市场上不多;另一方面是市场分割导致市场难以发展。“养老服务不补不行,但在一定程度上,低标准广覆盖导致补贴政策与市场需求背离。”黄石松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老龄居首席专家、智慧养老50人论坛发起人左美云介绍了北京市内养老服务系统的应用情况。左美云通过调研发现,由城区、街道、社区、运营方组成的四级“互联网+养老”模式初具雏形,但北京养老服务系统使用比较少,而其首要原因是系统运营商推广力度不够所导致的。为此,他提出了成立北京养老数据治理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测评北京市各级组织“互联网+养老”的成熟度、发布养老数据共享协议和接口规范等十条建议。
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斌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下养老投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他表示,养老行业所呈现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政策利好不断,资本开始布局”。从业务选择上看,绝大多数企业聚焦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也有一些企业开始探索养老服务新市场,业务选择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整体上讲,中国养老市场目前还处在成长前期,商业模式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挖掘,对资本有一定的吸引力,目前尚不具备资本大规模进入的条件。此外,他认为养老行业的“风口”即将到来,企业可通过三个层面入手:从老年人需求入手,抓两头;关注医养结合;关注老年人消费升级。
本次研讨会分为主旨演讲、企业家论坛、智慧养老论坛三个单元,意在充分发挥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充分发挥国家高端智库的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国家级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在理论研究上的引领作用,推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